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

30年前北京人称为“三刀一斧”的馆子,都去过的肯定是大款!

“三刀一斧”,是二三十年前,北京吃饭是最贵的四个地儿。

北京人幽默,不直接说这四个馆子价码高,就用刀、斧隐喻。意思就是说去那儿吃饭能狠宰您一番,得大把大把花钱,那简直是刀刀见血,一斧露骨,吃顿饭如同在身上割肉。

三刀,“三刀”具体指的是那几家馆子,各个版本的说法都有所不同,常说的版本是:

地安门东边的明珠海鲜,景山旁边的大三元酒家原骡马市大街东方饭店北边的肥牛火锅,这三家。

有的版本还涉及这两家馆子,王府井的香港美食城,以及农展馆的顺峰总店。

咱们先说这第一刀是在地安门东边有一个馆子叫做明珠海鲜,现在吃海鲜不叫事儿,可当时吃海鲜是个牛的不能再牛的事儿。

要说明珠海鲜,那得先说说香港人张万洪,1986年,他将香港餐饮服务模式带到明珠海鲜。

过来人都知道,那时候还是国营餐馆当家的日子,下馆子不让服务员骂已算不错了。

明珠海鲜服务的特点是点烟倒酒,微笑服务,这三点足够令顾客高兴,加上六七个广州及香港厨师做出正宗口味,跟当时北京的餐馆形成极大的反差。

明珠海鲜也是第一家收人民币的外资酒家,当年到外资酒店中餐部用餐是收外汇券的,若付人民币需加付50%,有的甚至直接拒绝收人民币。所以“明珠海鲜酒家”深受北京“大款”们的欢迎。因此生意兴隆,名震京城。

有人当时在明珠海鲜还闹过笑话,傻乎乎愣是把用来洗手的柠檬茶水也一块酸不唧唧喝了。

这第二刀在哪呢?在北海旁的大三元,从故宫里一出来就能走到大三元,过去大三元贵极了。

说起北京的餐饮老字号,1983年3月3日开业的大三元酒家,名头在上世纪80年代可谓是家喻户晓,以正宗高档粤菜著称,当时被称为“京城粤菜第一家”。

大三元占了一个好位置,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,大三元坐落在故宫、景山、北海三大皇家景区的中心点,皇家建筑尽收眼底,只这一点就不得不让人心驰神往。

大三元的原材料从乳猪、海鲜、蔬菜到各种酱料都是每天用飞机或火车从广州运送到北京,大厨也都是从广州专门请来的名家。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,这也保证了大三元粤菜是由广州各知名酒家选派的一流大师,许多都获得国际大奖。

在上世纪80年代,大三元的人均消费就达到了40-50元,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高的消费水平了。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来过大三元,很多到中国访问的大头头们也被安排在大三元用餐。当时,人们以在大三元请客吃饭作为身份的象征,特有面儿。

很多人熟悉大三元,是从名扬四方的广州大三元酒家开始的。

在广州,从清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、宣统到民国都有大三元这个字号,而且《晚清华洋录》对大三元有所记录,但时空跨度实在太大,这个字号怎么延续的无从考究。

民国时期的大三元酒家是1919年由温心田创办,以红烧大群翅、太爷鸡、生炒水鱼丝、蟹黄鸡翼球为四大名菜。

到了现代,大三元酒家鼎盛时期曾经在广州、北京、南京等全国各地都遍地开花。

这第三刀呢,就是一家肥牛火锅店。就在南城的骡马市旁边,东方饭店的北边有个叫肥牛火锅,连个正经的名都没有。

过去北京人吃的牛肉呀都是瘦牛肉,上边不带白的,很多北京人第一次看到牛肉雪花白就在这家肥牛火锅看到的。

据说肥牛火锅的起源是香港,当时,主料肥牛,都是外汇进口,每公斤竟高达百元。

北京人本身喜欢涮锅,以前多是涮羊肉,这肥牛火锅也属于新鲜事儿,冬天吃肥牛火锅吃得香呀。

另外版本中的香港美食城。

八九十年代,香港美食城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。看过《我爱我家》和一些现代京味儿影视剧的观众应该对这里不陌生。

在《我爱我家》中,从贾志新倒腾盘条那集开始,这个地界儿就不断地被剧中人提到,在当时这儿可是北京人心中高档美食的圣地。

据说当时英达导演每天收工前,都会拍着胸脯跟累的要死的工作人员们说,“大家再坚持一下,等咱们这个剧卖钱了,就去香港美食城大搓一顿”。

说到香港美食城,它可是和民国初年在东安门大街路南建起的鲁菜饭馆“春元楼饭庄”有渊源的。

春元楼的名气远比不上“八大楼”,可菜品制作的规格却不低。像爆三样、滑熘里脊、酱爆鸡丁等一般鲁菜都炒得有模有样,色香味俱佳,是食客们常点的菜品。

“春元楼饭庄”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国营企业,隶属于东城区饮食服务公司。1990年东城区饮食公司与港方合资,在“春元楼饭庄”和“山西刀削面馆”旧址盖起5层大楼,还往挖地三米,有二层地下室,当库房和操作间,在王府井大街北口建起“香港美食城”。

明珠海鲜的张万洪这一年也被撬行到王府井香港美食城,负责筹建及经营管理。

香港美食城是合资餐饮企业,于1990年3月建成开业,是北京市旅游局指定的“旅游定点餐厅”和北京市商委评定的“特级餐厅”,有“京城粤菜第一家”之称。

香港美食城以经营新派粤菜为主,和纯正地道的港式佳肴。

有人回忆当年去香港美食城吃饭的情景:“坐在椅子上,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服务员,恨不得把菜喂到你嘴里。”当年粤菜进京的场面火爆极了,直到如今,粤菜馆还是很多人心目中高档馆子的象征。

另外版本中的顺峰总店。

顺峰是一家海鲜餐馆,位于农展馆边上。顺峰这个字号创立于广东顺德,顺德是有名的“中国厨师之乡”。

1993年顺峰闯入北京,亮马河一带是萧条地段,那时候这个地方是农展馆的电影院,当时的票价一毛五。

顺峰农展馆这家家店曾是北京最高档的粤菜酒楼之一。因为环境够档次,菜的口味和服务质量也都可圈可点,非常适合请客和。 这里的菜品以粤菜海鲜为主,广东厨师菜做得精细,龙虾、鱼翅、乳鸽、多宝鱼等很受欢迎。

最初半年生意是亏本的。理由很简单,不但当时地儿偏,价格高,而且粤菜还不怎么被北京人接受,最说明问题的是白切鸡。南方讲究“七分鸡八分鸭”,认为七成熟就可以吃了。当服务员把这样的鸡放到客人面前,大家认为鸡还没有弄熟就给上桌了。

但后来通过服务和菜品改良,受到京城人的欢迎。

这三刀有了吧,一斧在哪儿呢?这一斧是指新街口豁口上面有一个小山坡,那山坡上有个餐厅叫做山釜餐厅,您今儿个听着这名字像是韩国的,因为名字中的釜发音和斧一样,所以叫一斧。

山釜餐厅是“三刀一釜”中的一釜,曾经是北京城吃饭最贵、最有名气的四家餐馆之一,地处西海湖畔,建于一座小山之上,与西海的水景山色融为一体,地理位置极其优越。

山釜餐厅自1988年开业,能支撑到至今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原因。

火锅,最重要的是蘸料,麻酱小料香而不腻,海鲜调料更有着清而不淡,鲜而不腥的口感。

餐厅的特制小料“一味到底”,一般的小料会越吃越淡,而“一味到底”吃到最后,味道依然如故。有“特供雪龙肥牛”、“眼肉”等,还有入味封了油的“刀切羊仔肉”,另外那独具一格的“鲨鱼肉”,也是一道食客必点的美味之一。

80年代在“山釜”吃一顿一般至少要2000以上,当时没有100,50的纸币,招待客人带10元的票子要一大包才行,当时的2000是什么概念,想想这“刀和斧”可够锋利的,真剔骨割肉。

— END —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